农担服务润永顺金果 共谱乡村振兴新样本

发布时间:

2021-09-10 09:00


永顺县隶属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且富含有机质,是湘西地区最大的猕猴桃种植产区。这里的猕猴桃不但产量高,而且含硒量也很高,是名副其实的特色优质水果,也是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金果”。永顺县因地制宜,推动猕猴桃产业走上了生态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营销的新路子。

新路子的开启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润泽。猕猴桃产出前期投资大、周期长、收益慢。广大种植户因为资质不足、抗风险能力低难以获得直接的金融支持,这也限制了企业发展和地方产业的壮大。以扶助“三农”为己任的湖南农担充分发挥政策性担保公司优势,与政府、协会密切合作,开发贴合产业的担保融资产品,疏解永顺猕猴桃产业发展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堵点、痛点。

聚焦特色经济 量身打造特色产品

“猕猴桃的生长周期长,抗病、储存……哪个环节都需要钱,特色贷确实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提到湖南农担,永顺猕猴桃产业园区的果农们喜悦溢于言表。在农担的支持下,永顺猕猴桃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果农们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了。

让当地果农们交口称赞的“特色贷”是湖南农担落实省委省政府乡村产业兴旺决策部署,支持各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担保融资产品,特别是2018年以来,精准对接多地“一县一特”,开发了相应专项产品。针对永顺猕猴桃品种的生产周期特点,湖南农担深入当地对投入成本进行调研测算,确定每亩产地提供担保额度为3500元;采用滴灌、喷灌及单轨车等方式种植猕猴桃等水果的项目,担保额度可增加最高1000元/亩。现在,永顺的果农们积极通过农担公司的特色贷产品解决资金制约问题,当地的猕猴桃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农担政策性工具的撬动作用不断显现。

携手产业协会 合力破解融资难题

为了把普惠春雨撒播给永顺猕猴桃产业链的广大果农,湖南农担通过实地调研、精准对接,与永顺县猕猴桃产业协会签订合作协议。永顺猕猴桃产业协会成立于2021年,由当地猕猴桃产业种植户、专业合作社、企业等共同发起组建,目前,会员的种植区域已经覆盖到湘西州永顺县12个乡镇,种植面积达6万余亩。

根据协议,协会分险20%,出资100万元成立风险分担准备金,湖南农担为其定制“特色贷-猕猴桃贷”,重点支持协会会员开展猕猴桃种植和与其相关的产业项目。协议签定后,双方合理分工,协会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优势,将有融资担保需求的协会会员和项目与农担对接,同时通过对会员的引导和管理,配合进行风险处置工作;湖南农担积极协调当地银行,以自身担保为协会会员增强信用,解决会员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在权责利对等、风险共担的企担合作保驾护航下,会员们扩大种植规模、推动品牌营销的积极性更强了。

刚刚拿到贷款的果农老莫,言语里藏不住的喜悦:“没想到申请150万的担保贷款,仅0.5%的担保费率,还可以分两年还款,多亏有农担,真是雪中送炭!”。几年前,老莫租下永顺县青坪镇800多亩猕猴桃种植基地,立志将其打造成新型生态农业水果产业示范园。但奋斗之路上,现实的问题让他犯了难:猕猴桃秋季上市,自然储存时间短,放在冷库里也效果甚微,很难撑到销售价格最高的春节,收入大打折扣。收入低,向银行贷款的难度就大,后续环节更是难以顺利进行,唯有修建气调库延长鲜果存储时间,才能从根本破解资金链紧张。正当老莫为缺乏资金修建气调库感到捉襟见肘之际,经县里猕猴桃协会了解到了湖南农担的担保融资服务。在猕猴桃协会和湖南农担湘西自治州分公司的高效服务下,他顺利拿到了担保贷款。现在老莫的气调库已经在修建中,一想到自家种的猕猴桃能在年节卖个好价格,他高兴得直夸农担政策好。

老莫的故事仅仅是湖南农担解决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截止目前,湖南农担已累计向永顺县猕猴桃产业引入金融活水近千万元。

推进新型政担合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针对猕猴桃产业的各项支农措施只是开端,在企担合作进一步推进的同时,湖南农担与永顺县政府也在就加快构建新型政担合作关系,设立“县建县管”县级服务机构,合力做大农担业务规模等方面不断深化交流。现在,永顺县政府已经成立了工作专班,负责加快推进新型政担合作协议的签署与落地实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湖南农担与永顺的新型政担合作会在全国团结协作深化脱贫攻坚成果的大背景下开花结果,通过项目共管、风险共防、责任共担的高效联动,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永顺县农业产业结出累累硕果。

现在,永顺猕猴桃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块响当当的招牌早已深入人心。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的关键时期,湖南农担也将不忘支农惠农初心,为永顺县的产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综合管理部实习生 陈千思澄 报道

乡村振兴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