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榜样 |永州“最美逆行者”十七年不变是初心

发布时间:

2020-06-23 13:49


唐诚,男,37岁,现任零陵区中医医院医务科科长。这位有着17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曾多次被评为区级“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医师”等光荣称号。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灾难面前,他以大局为重,视疫情如命令,视病房如战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把风险留个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忘我工作,竭尽全力发扬白衣战士的救死扶伤精神和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舍小家顾大家,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亮丽风采。

  “防疫战得打有准备之仗”

  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之后,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2020年1月16日,唐诚同志参加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电视电话会后,做为医务科科长的他,敏锐地预测这可能是一场硬仗、大仗,当日就向院领导提出:“防疫战得打有准备之仗”,建议医院要先行准备防疫、抗疫相关物资,并立即订货,在1月22日他不顾自己晕车,从长沙押运回防护物资,同时立即对院内医务人员进行了相关防疫知识培训,规范医院发热门诊值班制度,并主动参与医院发热门诊值班带班中。大年三十,区委区政府要求零陵区中医医院三天内建立新冠肺炎“留观隔离区”。唐诚同志快速反应,迅速安排医院医护人员开展疫情防控相关防护知识学习、防护物品的穿戴、防护物资的分配等工作,为抗击疫情做好充分准备。

  “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

  唐诚自2005年7月湖南中医药大学毕业以来,就一直在零陵区中医医院工作。他“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他经常加班加点为病友解决疾病带来的痛苦,解决病人的疑难问题。他对病人态度和蔼,尽心尽力,视病人如亲人,他医德医风正,从未以医谋私,多次拒收病人钱物,对每一个病友能做到对症下药,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让病人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他不辞辛苦,深系基层,经常下乡到各乡镇卫生院、学校、边远农村,免费为卫生院基层医生传授先进、实用的医疗经验,为在校学生培训急救知识,为农村困难群众义诊、送药,多次协同零陵区残疾人联合会下乡到农村为残疾人提供残疾等级鉴定及免费身体健康体检,十五年来有近5000人在他的医术解除了痛苦。

  他仁德仁术,他多次带教新进低年资医生,传授自己的临床经验,让受教者能快速掌握相关知识、服务于广大患者,为充分体现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和优势,让大家充分掌握新中医正骨十法技术,配合中药以及现代肢体运动疗法治疗各类骨折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及各种疑难杂症,他常常手把手的教,做示范,对个别人还得多次重复。自他带徒10年来,他的12名徒弟都成长成了院内的业务骨干。

  他孜孜不倦,精益求精。2011年他成为了院内中医技术传承继承人,2014年被聘为零陵区中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同年他主持研究科内自用制剂——清凉散,被为批准为2014-2016年度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药科研项目”,他的论文《接骨清凉散外敷对骨与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临床疗效》发表于国家级刊物,深受领导及同事的赞扬和好评。工作之余不断努力学习新的医疗技术,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于近期学习的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为科内便秘患者提供了物理灌肠外的新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另外从省内外上级医院学得的点棍治疗、小圆针治疗慢性疼痛亦疗效显著,开创我区该类治疗方法之先河。2016年他被聘为湖南省中西结合学会自然医学委员会委员,同时为湖南省、永州市级骨伤科学委员会会员。

  春华秋实,寒来暑往,因为他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得到上级和同志们的充分肯定,他2009年受零陵区政府嘉奖,2012年被选为零陵区党代表参加零陵区党代会,2013年被评为零陵区先进卫生工作者,2018年被评为零陵区优秀共产党员、首届医师节区级优秀医师,2019年他被聘为湖南省残疾人康复医学会疼痛物理治疗专业委员会疼痛物理治疗学组副组长。

  “这是医生的职责和使命 ”

  从决定改建“留观隔离病房”的那时起,唐诚同志就时刻做好了 “冲锋陷阵”的准备。在医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零陵区中医医院全体职工紧急行动,在春节期间许多店铺停业,物资购买困难的情况下,大家上下一心,合舟共济,努力克服困难,仅仅在三天时间内就完成了对医院老住院楼的改建,建成了64个设施配备齐全的标准化隔离病房。全院动员誓师大会后,唐诚同志对主动报名参加隔离病区工作的医护人员再次进行了强化培训,反复宣讲消毒隔离知识,为了避免同事们感染,唐诚同志要求全院参与防控的医护人员必须人人过关,为此他常常组织培训到深夜。1月28日下午,当首例隔离患者到来后,他不顾连日参与病区改建工作的疲惫,没有任何犹豫和畏缩,第一个踏入隔离病房,及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治疗,确保万无一失。

  隔离区实行的是封闭式管理,唐诚同志进入隔离病区必须穿上二层以上防密不透风的护服,戴上橡胶手套、防护眼镜、厚厚的帽子和口鼻罩,每次在隔离病区连续工作的数小时内,不能上卫生间、喝水等,同时亦面临着被感染的可能,走出隔离病区后,由于防护服不透气,他全身早已被汗水浸湿透。

  说到隔离病区,唐城说,进入隔离病区,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繁重的工作,也不是对可能感染新型肺炎的恐惧和忧虑,而是隔离病人的思想工作。他说,他接触的第一位进来的隔离患者,在没有确定为排查对象之前,其本人及家属的恐惧几乎到了极点,以至于难以配合治疗和护理,为此,唐诚同志在进入隔离病区前,与同事商讨了详细的心理治疗方案,提前想到了可能发生的种种事情,为了让患者配合治疗,医院尽可能满足其所需,送饭送水到床旁,同时与患者互加微信,通过微信沟通,消除他的孤独感、恐惧感。有人问起唐诚,为什么面对生命威胁这么奋力拼时,他笑着回答:“这是一个医生的职责和使命所在,我本就该去做这些”。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新闻